故宫博物院 监制家具
好工好料好家具

勾云纹灯挂椅

年代:乾隆时期 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卷云形搭脑两端出头,靠背板与立柱均做弯曲状,背板浮雕拐子纹,背板下端安角牙,立柱与搭脑相接处有倒挂牙,立柱与座面相接处有座角牙子。落堂式座面,下为卷云纹牙条。方腿直足,步步高管脚枨。靠背椅搭脑的两端出头状,称“灯挂式椅”。

尺寸规格(mm)

Recommendation

产品推荐

勾云纹灯挂椅

勾云纹灯挂椅

年代:乾隆时期 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卷云形搭脑两端出头,靠背板与立柱均做弯曲状,背板浮雕拐子纹,背板下端安角牙,立柱与搭脑相接处有倒挂牙,立柱与座面相接处有座角牙子。落堂式座面,下为卷云纹牙条。方腿直足,步步高管脚枨。靠背椅搭脑的两端出头状,称“灯挂式椅”。
方几

方几

年代:雍正时期(公元1723-1735)
器型简介:此几无任何雕花修饰,牙板、腿足、托泥靠双挖圆线线形相交,于面框双挖圆线形相呼应,束腰单挖圆线形,整体器形简单、精致、但线条相交,相交处又有圆角,制作并不简单省工。
几类摆放通常空间比较随意,多置于空间角落或大件器物罗汉床、条案、宝座等两层对称摆放。乾隆御书房使用 传承:乾隆中期,乾清宫御用。
福磬纹宝座

福磬纹宝座

年代:乾隆时期(公元1736-1795)
器形简介: 福磬纹宝座陈列于宁寿宫畅音阁阅式楼、顺和轩宝座间内。整体为京作器形,七屏式围子,背板、侧板内嵌黄杨木雕刻夔龙纹花牙,背板正中镶嵌福磬纹夔龙纹花牙,冰盘沿线角,面下高束腰,上下托腮,牙板铲地浮雕拐子纹起阳线与腿足胶圈,四方直腿内翻马蹄,下承托泥。
耕织图顶箱柜

耕织图顶箱柜

年代:雍正时期(公元1723-1735)
器型简介:立柜对开两扇门,门板上有对称的满月式、梅花式、海棠式、花瓣式及委角长方形开光,内中雕《雍正耕织图》,共十一幅,开光之外衬以云纹地。外框嵌铜面页和活页,安鱼行拉环。四腿朝下,包铜套足。此柜四件组成,俗称四件柜,每两件为一对,此为其中一对,其造型、工艺均体现清前期的家居风格。
缠枝莲八宝纹宝座

缠枝莲八宝纹宝座

年代:乾隆时期 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三屏风式围子,搭脑凸起成卷云如意状,后背雕刻缠枝莲花托起八宝(法轮、法螺、宝伞、白盖、莲花、宝瓶、金鱼、盘肠结)的“八吉祥纹"图案。座面攒框镶芯板,束腰打洼,牙板腿子雕刻回纹线,马蹄足下枨托泥。
明式办公桌

明式办公桌

年代:乾隆时期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书桌整体为四面平式,全身光素,框架通体打洼,具有典型明式工艺的特征。桌面下平列抽屉4具,两侧各有抽屉四具,书桌之下脚踏,用棱木构成冰绽纹图案,是典型的清中、晚期作品,此件书桌为清中期上书房诸皇子的老师上课时使用。
框漆百宝嵌葡萄纹宝座

框漆百宝嵌葡萄纹宝座

年代:乾隆时期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宝座三屏式围子,搭脑凸起形同屏帽,并向两侧延伸成帽翅状。上面浮雕海水云龙纹,边缘雕回纹。后背雕刻、古树、落叶、葡萄等花景色图案,座面攒框镶板芯,面沿、腿、罗锅枨上皆双混面双边线,并组合成变体回纹,腿下承如意云头纹足。宝座以葡萄、回文及海水江崖等纹饰,表现出“多子多福”、“江山永固”、“延绵不断”的美好愿望。
四出头官帽椅

四出头官帽椅

年代:明中晚期
器型简介:四面攒框落堂作,面上后柱直通坐面,微向后弯曲,与搭脑结合。背板光素,呈S形,搭脑及扶手尽端出头,扶手做出曲线形,尽端微向外撇。鹅脖前有拖角小牙头。测沿鳅背式。四腿外圆内方,步步高管脚枨,前踏脚枨下两侧饰拖角牙头,侧角收分明显。造型美观,简单大方。
四季凳

四季凳

年代:
餐凳
西番莲半桌

西番莲半桌

年代:雍正时期(公元1723-1735)
器型简介:紫檀木制,面呈梯形。面下有束腰,雕有如意纹并开菱形透空,托腮雕莲纹一圈,下装透雕西番莲纹底盘,底枨下为雕玉宝珠纹牙条。外翻卷云纹足。
嵌黄杨螭龙纹灯挂椅

嵌黄杨螭龙纹灯挂椅

年代:康熙时期(公元1662-1722)
器型简介:背板独板造成,上部起地浮雕如意云头纹,中间嵌黄杨木并浮雕螭龙纹,背板弧度由下至上向外弯出。椅盘四面攒框芯板为凸起鼓面,面下高拱罗锅枨,赶脚枨下承罗锅枨,四脚包铜足。
卷草纹带托泥圈椅

卷草纹带托泥圈椅

年代:雍正时期 (公元1723-1735)
器型简介:椅圈六接,衔接自然,线条流畅。靠板攒框做成,上部开光透雕卷草纹,下部雕云纹亮腿。靠背板和圈椅、座面相交处,饰镂空角牙,扶手出头和四足马蹄上透雕卷草纹。鼓腿膨牙,足下踩托泥。 可以考据在清代早期的制品,整体造型仍承袭明式,但是雕刻装饰具有清代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