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宫博物院 监制家具
好工好料好家具

螭龙纹翘头案

年代:乾隆时期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此案案面两端翘头 ,牙条 牙头一木做,牙头锼出如意云头纹花牙,牙条与腿夹头榫结构。两侧腿间镶挡板,透雕双螭纹。直腿平足,带托泥。据登记档案,此案原陈设重华宫。乾隆皇帝曾经在重华宫居住和举行茶宴。

尺寸规格(mm)

Recommendation

产品推荐

卍字纹架子床

卍字纹架子床

年代:乾隆时期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带有典型的佛教思想,具有当时的历史文化感,黄花梨木制,床面四角立柱,上安顶架。正面另安门柱,有门围子及后面装长围子,均用短材攒接整齐的卍字图案。床顶四周的挂牙则由锼空的绦环板组成。床架立柱、横枨、卍字纹床围内外两面做出凹陷的圆弧面,称“打洼”。席心床面。束腰下饰壶门曲边牙条,与腿足内角线交圈。三弯腿。内翻云纹马蹄。
如意凳

如意凳

年代:
方凳 餐凳
攒格围子架格

攒格围子架格

年代:雍正时期(公元1723-1735)
器型简介:此器为方材,四层,第二层之下安抽屉两具,其高度为当人之胸际。栏杆用短材攒接出十字和空心十字相间的图案,表面全部打洼。此器选料及施工均精,用材大小,比例适宜。栏杆结构严谨,榫卯紧密,处处见棱见角,予人一种凝重中见挺拔的感觉,是清早期家具中之精品。值得注意的是下足间没有和整体意趣一致的牙条,牙头,而采用线条柔婉的壶门弧线牙条,此绝非率意而为,乃出于匠工的精心设计。其效果并不因此而感到不协调,反而有了可喜的变化。它为古代家具在某一局部变换手法提供了实例。
灵芝纹方桌

灵芝纹方桌

年代:乾隆时期 重华宫 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此桌案面为四面攒框镶芯板,冰盘沿线,高束腰内起地浮雕缠枝纹,上下托腮。四方直腿内翻回字形马蹄,并与素牙条里口交圈。牙条下另安透雕灵芝纹,两端沿腿有下垂,形成护腿牙。整体造型通灵舒展。
山水图宝座

山水图宝座

年代:乾隆时期(公元1736-1795)
器形简介: 器形为京作,由宫廷造办处广木作制造,五屏式围子,搭脑、扶手满雕西番莲纹时尚而不繁复。后背、侧板浮雕初春冰河解冻的山水图案,另有一番心境。冰盘沿、牙板雕饰卷草纹,低束腰内雕圆珠纹饰。四方直腿内翻回字形马蹄、下承托泥、垫龟足。乾隆晚期作品,时尚不失雅致。
中国凳系列之富贵凳

中国凳系列之富贵凳

年代:
富贵凳
螭龙纹翘头案

螭龙纹翘头案

年代:乾隆时期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此案案面两端翘头 ,牙条 牙头一木做,牙头锼出如意云头纹花牙,牙条与腿夹头榫结构。两侧腿间镶挡板,透雕双螭纹。直腿平足,带托泥。据登记档案,此案原陈设重华宫。乾隆皇帝曾经在重华宫居住和举行茶宴。
缠枝莲八宝纹宝座

缠枝莲八宝纹宝座

年代:乾隆时期 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三屏风式围子,搭脑凸起成卷云如意状,后背雕刻缠枝莲花托起八宝(法轮、法螺、宝伞、白盖、莲花、宝瓶、金鱼、盘肠结)的“八吉祥纹"图案。座面攒框镶芯板,束腰打洼,牙板腿子雕刻回纹线,马蹄足下枨托泥。
灵芝福磬如意纹条几

灵芝福磬如意纹条几

年代:乾隆时期(公元1736-1795)
器型简介:大边、抹头、腿足此桌器形独特,雕饰福磬纹婉转生动,侧身正面透雕一组大福磬纹作为整个家具的结构力的支撑,结构巧妙、新颖,造型美观、雅致。此条桌改置成茶桌作为待客使用。
中国凳系列之小板凳

中国凳系列之小板凳

年代:
小板凳
南官帽椅

南官帽椅

年代:明中晚期
器型简介:四面攒框、落堂软屉,全身光素,尺寸适中。面下罗锅枨前面加双矮佬、两侧单矮佬。三面管脚枨用双枨加矮佬形式较为少见。此件椅子通体圆材,椅盘以上全部为曲线,尽显造型之美。椅盘以下全部为直线条,四腿侧角收分明显,稳重大方。
四出头官帽椅

四出头官帽椅

年代:明中晚期
器型简介:四面攒框落堂作,面上后柱直通坐面,微向后弯曲,与搭脑结合。背板光素,呈S形,搭脑及扶手尽端出头,扶手做出曲线形,尽端微向外撇。鹅脖前有拖角小牙头。测沿鳅背式。四腿外圆内方,步步高管脚枨,前踏脚枨下两侧饰拖角牙头,侧角收分明显。造型美观,简单大方。